中国式陪读

栀子伊雅/著

2018-09-13

书籍简介

中国式陪读,是一部带有大社会背景的小说。解悉陪读,其实就是一种亲情的陪伴。家长陪孩子,并不是期望孩子必须上重点大学。那是因为在孩子十八岁之前,他还没有成年,他是妖,是小动物,是成长中还没有蜕去黄嘴丫的小鸟,羽翼未丰满,还不能用更好的技能捕食养活自己。陪读是因为父母和子女的脐带还没有完全被剪断。这是一部包含中国传统教育、中国传统孝道、二胎等众多热点元素的大戏。陪读队伍里的女人们,她们有一个共同的职业:妈妈。她们在相同的时间,相同的地点,做着相同的事情:陪读。这本《中国式陪读》,少不了要讲述三个家庭以上的故事。在这个人群里,你能看到中国教育现状。中国式陪读,带你走进2015年代高考生之前的校园生活。这里也有和传统教育相悖的自由式教育,他们搬迁三地陪读女儿,直到高一把女儿送到澳洲读书。他们甚至觉得孩子学习太辛苦,请假带孩子出去玩耍。这也算一个经典案例。陪读,其实是一种亲情需求。和结果能否考上重点大学等都无关。陪读群体不外乎这几种:全陪,半陪,时段陪……妈妈陪,爸爸陪或者外人陪,但更多的还是妈妈陪。有的是辞职,停薪请假,有的关闭了自己的生意……

首章试读

中国式陪读 刘伊/著 第一部:高一下学期 第一章: 沙河,我们来了 1、 天渐渐暖了,但是大衣还要穿在身上,有爱美的小女孩已经丝袜配裙子了。华语却不敢这样穿,就算她为了美想这样穿,老妈在旁边嘟哝几句她也是受不了的。当然,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,觉得老妈说的话不无道理,所以也是听的。主要是近年来,华语懂得了保养,在饮食方面她格外注意,在春捂秋冻上也是倍加小心。 华语家只有三个人,老妈,她,还有儿子顾小洋。另外还有一只小狗,是老妈抱回来的流浪狗。平时,家里的模式是这样的,老妈唠叨她,她唠叨儿子,儿子不想听她唠叨,立刻关上门。独剩下老妈和自己,她也不想听老妈唠叨,老妈唠叨她的时候,她偶尔也会嫌烦,所以她唠叨儿子的时候,儿子的逆反多多少少也让她清楚明白这就是代沟。于是,在她明白以后,就尽量避免重复发生这样唠叨的场景。可生活中,很多东西是难以避免的。明明你生气发火知道这是错的,可在有的时候,却又避免不了。一家三口,又是三代人,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,就像舌头、牙齿以及嘴唇,它们总会不经意间有碰撞。可它们互相谁又离不开谁,就象锅铲碰锅沿。生活,也许就是这样热闹着才有趣。 儿子不喜欢自己唠叨,自己不喜欢老妈唠叨,这是多么痛的领悟。华语想到这里,就开始反思,反思以后,老妈再唠叨,她就听了。但是遇到顾小洋不听话的时候,她照本宣科照样唠叨他,你愿意唠叨你唠叨,人家可未必全听。华语也烦,自己说话声音大,顾小洋就说她像爷们,她于是赶紧调整说话模式,语气也改变了,声音听去很温柔,这下可以了吧。顾小洋又说腻的起鸡皮疙瘩。华语气的没招没招儿的。有什么办法呢,人家是十几岁的少年,按时下的说法,正在经历青春期。自己有青春期吗?也叛逆过吗?忘了,华语觉得自己没有这么逆反过。一直是个乖乖女的形象。儿子顾小洋则不一样,不听她的话不说,也不知道从哪天开始,他还学会了顶嘴。他再也不是那个和她手拉手,或者被她挽着胳膊一起走路的小男生了。他的声带都变了,开始变粗。 好在华语在照顾老妈和儿子的同时,也会给自己...

首 页章节目录立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