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乾帝国,乾元三年,仲春。 京城。 六艺学苑,礼学部学堂,一个个贵族子弟正襟危坐,听着讲台上教课先生授课。 “‘在上不骄,高而不危;制节谨度,满而不溢。高而不危,所以长守贵也。满而不溢,所以长守富也。富贵不离其身,然后能保其社稷,而和其民人’,这话出自何处?” 讲台上,一位身着锦衣儒服,气度雍容古朴,留有三滤长须,头发花白但却梳理的一丝不苟的老人端坐着。 此人正是今次授课的教授,礼学部执事柳山明。 老人提出问题之后,环视四周,寻找回答的人选,却见目光所及之处,一个个正襟危坐,似是认真听讲的学子全都目光游移,不敢于自己正眼对视,态度与学识已一览无余。 “只知道追索力量,这些年轻人已经迷失了!” 柳山明微微摇头,目光转移,带着赞许与认可的看向一众学子中的一位,道:“素凌轩,你来回答。” “是,先生。” 一个年轻的学子应声站起,以足礼数先施了一礼,才胸有成竹的回答道:“此语出自《孝经?诸侯章》。” 这学子十四、五岁年纪,模样俊俏漂亮,衣着儒服,年纪虽然幼小,却已有许多不凡气度。 他,就是柳山明口中的素凌轩。 “果然又是找那个废物问话!” “整个六艺书院会钻研这种无用东西的人,估计也就只有这一个废物了!” “中看不中用的书呆子!” 伴随着这位学子的站起出声,课堂中好些学子眼中不约而同地露出讥讽的笑意。 这并不是他们自己回答不出问题,所以在嫉妒与仇视的心理下迁怒于知道问题答案的“好学子”,而是真正的发自内心的,看不起和鄙视这个侃侃而谈的同辈。 ——学识再好,也终究是废物而已! 不愧是我最中意的学子! 柳山明似乎并没有察觉到其他学子的异样,对于素凌轩的回答颇为中意,微微颔首之余,端正肃容也不由缓解一分,遂再次提问道:“该作何解释?” “身为诸侯,在众人之上而不骄傲,其位置再高也不会有倾...